最新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心成功举办青年学者论坛 The Center Successfully held a Forum for Young Scholars

日期:2021-12-30 来源: 作者:


2021年12月28日,“‘国别和区域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353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四川大学欧盟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让•莫内最佳欧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心主任石坚教授、执行主任邓翔教授、项目主管李竹渝教授在论坛上做了重要讲话。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高树博副教授、历史文化学院王禹副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梁平博士、中心研究员路征教授、严天钦副教授、潘文副教授、万春林博士、陈昕彤博士、涂东博士和靳倩倩博士,以及来自西南民族大学何蓉副教授、肖习博士;成都理工大学庄严博士、中国武警警官学院蒲雅竹博士等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严天钦副教授主持。

石坚教授在发言中回溯了中心的发展历史,重点强调了中心的跨学科特点,并介绍了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国务院学位办最近颁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已经明确把新增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设立为一级学科,这为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区域国别学涵盖法学、文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其跨学科特点与中心二十几年来的发展宗旨高度契合。石坚教授希望大家抓住新的历史机遇,积极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展开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争取为中心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邓翔教授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做研究的心得体会。他认为,在做区域国别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开阔的视野和跨学科专业背景,更需要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长期关注和跟踪,只有这样才能具有研究的前瞻性和敏锐性,才能出产有价值和深度的研究成果。邓翔教授在发言中还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不管是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还是区域国别研究本身都需要对不同学科的资源进行整合,四川大学欧研中心正好为学术资源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他希望来自不同高校和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参会青年教师能利用这次的契机深化合作和交流,争取使成都地区各高校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制度化和机制化。

李竹渝教授在与青年教师座谈时特别强调大家一定要弄清楚作为一级学科的区域国别学的特点,考虑清楚区域与国别研究该怎么做。她认为只有具有真正大格局、国际视野、深厚基础、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学者才能在区域和国别研究领域中大有作为,才能把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智库产品。她还语重心长地告诫与会青年教师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认真规划好自己的科研发展路径,在利用好中心提供的跨学科的研究平台的同时,也为中心未来的发展献力。

在座谈会中,王禹副教授为大家介绍了由历史文化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共同执行的四川大学“跨学科专业—贯通式”人才培养专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世界史+外国语”实验班的运行情况和成效。高树博副教授介绍了他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针对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路征教授谈到了区域国别学设立对经济学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并分享了他的研究关注点和长期规划。其他与会教师纷纷就自己对区域国别学的认识、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如何更好推动中心未来的发展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座谈是对新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认知交流会,中心期望参会的成都地区高校各学科的青年研究员能进行更积极的思考与交流,深切认知‘区域国别’研究不属于特定的学科,而是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在区域国别研究上,各学科研究人员要更好地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学互鉴,在多领域立体式研究上着力,争取对所研究的区域和国别能有一个更完整、更全面、全方位的知识认知体系,达到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知识和学术基础的目的,发挥好高校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的积极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