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欧盟成员国与发展中国家高等学校之间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的交流,欧盟委员会发起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计划--欧盟伊拉斯谟对外合作窗口(Erasmus Mundus External Cooperation Window (EMECW))。 此计划旨在为欧洲与第三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帮助,以便推动人才、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的交流。2008年发布了总额为两千六百万欧元的“中国窗口”项目。该窗口项目将为中国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与它们的欧洲伙伴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这也是继1995-1999年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后,欧盟与中国高等院校合作的最大项目。
EMECW “中国窗口”本次共资助5个项目,每个项目平均为520万欧元,主要用于双方的高等院校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每个项目将分别由多个欧盟成员国大学、中国的多个大学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合作申请。欧盟成员国大学作为主申请单位。
经过激烈竞争,欧盟近期公布的获得资助的5个项目中,我校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共同申请的两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 以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为主申请的“中国窗口”项目主要涉及双方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工学、医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欧盟成员国合作学校为: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oettingen)、法国里尔大学(University of Lille)、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niversity of Uppsala)、意大利罗马大学(University of Rome La Sapienza)、西班牙巴伦西亚科技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Valencia)、斯洛文利亚卢布尔雅那大学(University of Ljubljana)。中方合作大学除我校外,还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中国妇联、青少年基金会等。
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为首申请的“中国窗口”项目主要涉及社会科学,包括社会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社会经济改革、构建和谐社会、欧洲社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两个项目经费分别约500万欧元,主要用于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在双方国家学习的费用、以及双方教师开展合作研究访问的费用。
我校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和国际处合作与交流处已经派人参加了比利时肯特大学在北京大学组织召开的项目启动说明会。石坚副校长随即召开了由教务处、人事处、相关专家参加的项目实施准备会。学校将在8月底专门召开项目说明会,争取我校能有更多的学生、教师获得赴欧盟学习深造的机会,也将争取能有更多的欧盟学生、教师来我校交流、学习、合作科研,进一步提高我校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上的国际化水平。
2010年1月或2月双方将开始第一批交流人员互派。
有关详细的项目介绍、项目实施计划细节、报名等可参见项目专用网址 http://www.lisum.ugent.be

比利时肯特大学项目负责人与我校参会人员在项目启动会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