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研究人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人员 >> 中方研究人员 >> 正文

Ping HE(何平)

日期:2019-05-01 来源: 作者:


Curriculum Vitae

HE Ping ( 何 平 )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及研究方向:欧洲文化、世界近现代史,欧洲史学史及理论,中西文化和思想比较,国际关系史。
电子邮件地址:pinghe203@hotmail.com

pinghe205@yahoo.com.cn

学术简历
1982年获四川师范大学英国文学语言学士学位, 1986年获四川大学世界史硕士学位, 留校在历史系任教,1987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95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历史学)学位。1996-97年在英国伦敦 Middlesex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8年回国到四川大学任教。1999-2000年获选牛津大学客座院士(Visiting Fellow),2002年被台湾淡江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半年,2002年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3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2004年10-12月香港浸会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0-94年为美国历史协会会员,1990-95年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员,1990-97年为英国中国研究学会会员。2005年起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论文每年获《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两次以上。近年来出版的学术专著,包括由台湾著名出版社三民书局出版的《阿富汗史—文明的碰撞和融合》, 和由世界著名出版社英国Macmillan/Palgrave Press 出版的China’s Search for Modernity----Cultural Discourse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的英文学术著作。后书在欧美许多国家发行,并被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台湾大学等国内外多所大学收藏。
参加重要学术会议: 1992年在洛杉叽美国亚洲学会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论文, 1999年10月,在瑞典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发言,2000年3月在葡萄牙古英布拉大学短期学访,2002年在香港“东西方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作大会发言,并主持小组讨论, 2003年10 月赴香港中文大学作学术讲座。2005年9月澳门理工大学《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二次国际研讨会》会议 做主题论文讲演,获会议主题论文金奖。

 

主要 出版物,
                                                                   著作
1.China’s Search for Modernity—Cultural Discourse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英文著作),英国Macmillan/Palgrave出版社, 2002年6月出版。
2.《欧洲古典园林建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3.《帝国的荣光——追踪古罗文明》,重庆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4.《阿富汗史—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台湾:三民书局,2003年6月出版。
5.《影响人类历史的99个地点》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
6.《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年2月。

论文
7. 《论孔多塞的历史进步观》北京: 《史学史研究》 1986年3期.

8.《八十年代英国史学》北京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编:《八十年代西方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9.《访凯思·托马斯教授》北京:《史学理论》1988年4期
10. The Perception of Identity in Modern China(《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自我认识》)英国 Social Identity《民族社会研究》1995年2月
11.《解释在历史研究中的性质和作用》:北京:《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1999年1月转载
12.《世纪之交看中国文化》,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7月
13.《日本何以不能正视二战史实》,北京:《中华读书报》1999年1月20日
14.《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北京:《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2期
15.《八十年代中国史学发展若干趋势》,北京:《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 2000年4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3期转载
16.《危险而不负责任的外交政策——评美国外交政策》,北京:《光明日报》 2000年6月23日
17.《作为历史研究本体论范畴的历史进步观及其内涵》,长春:《史学集刊》2001年2期
18.《当代世界历史发展新动向》北京:《 世界历史》2001年2期
19.《20世纪下半叶西方史学认识论的新进展》,北京:《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 2001年5期转载
20.《中国入世对欧盟的影响》,上海:《世界经济文汇》 2001年4期
21.《钱钟书学籍卡》,北京:《读书》2001年2期
22.《入世对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3期。
23.《现代性概念对20世纪历史编纂学的意义》,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2期转载。
24.《历史进步观与18世纪西方史学》,广州:《学术研究》2002年1期。北京: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02年5期转载
25.《法国大革命与历史研究》,北京:《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1期。
26.《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2期。
27.《全球化时代的恐怖主义》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1期
28.《后现代主义与清代国际关系的新诠释》郑州:<史学月刊> 2002年9期
29.《当代世界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台湾:《淡江史学》2002年9月
30.《20世纪历史思维中的革命观念》广州:《学术研究》2003年1期。上海:《高等学校文科文献摘要》2003年3期转载, 《新华文摘》2003年6期转载。
31. 《1942年蒋介石对印度的访问》, 《环球日报》2003年9月1日 .
32.《欧洲历史上的大规模传染病》,《文史》2003年11月。
33.《台独分裂势力制造文化认同危机》《两岸关系》2003年6月。
34) 《谁最先到达美洲?》广州:<学术研究> 2004年1期.<新华文摘> 2004年4 期转载.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 2004年4期转载
35) <基因考古确定欧洲人类起源>, 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4年1期.
36)《20世纪中国思想界对‘革命’的解读》 载《新世纪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献》《先进文化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编辑出版,2004年7月
37)《比较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4期。
38)《西方历史编纂学中的经济史流派》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论文集》2004年10月
39)“East –West studies, concept and meaning”,in Chan Kwok Bun & Emilie Yueh-yu The, eds. East-West Studies, Now and Beyond, (《东西方研究:概念和意义》,载陈国贲编著:《东西方研究:过去与现在》),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Press, 2004,
40)《中外思想中的文化“杂交”观念》香港浸会大学《东西方研究所论文集》2004年12月,(本人为第一作者,合作研究者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陈国贲教授)。
41)《比较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4期(转载)
42)《中国历史思想中的文化多样性观念》,广州:《学术研究》2005年,5月,《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8期(转载)
43)《近年来西方汉学清史研究若干范式》,开封:《史学月刊》,2005年8期
44)《近代科学为什么未能在中国自发产生?》,北京:《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4期,《光明日报》编辑《文摘报》2005年10月摘要。
45)《欧洲文化刍议》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6期。
46)《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若干新概念简析-- “文化杂交”和“杂交文化”概念的理论内涵》 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7期
47)《20世纪下半叶西方历史哲学若干新理论思潮》,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论文集》2005年
48)《70年代以来的西方历史哲学》载陈启能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ISBN7-5607-2999-1

学术会议论文:
49)“The Concept of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in Recent Chinese Historiography” 洛杉矶美国亚洲协会1992年年会论文
50)“From Revolution to Modernization——An Interpretation” 瑞典隆德大学国际会议论文,1999年10月
51)《20世纪历史思想中的“革命”观念》 南京《20世纪史学国际讨论会》论文,2001年5月
52)《东西方研究的概念》,香港浸会大学“东西方研究学术会议”论文,2002年10月
53)《中国现代性的形成及其问题》台北:台湾大学“中国现代性新视野学术会议”论文,2004年5月。
54)“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Mainland China”, (中国近年来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环境的国际化) 香港浸会大学“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with a Special Focus on East-West Studies” 国际会议论文,2004年11月18日。
55)《中西文化哲学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影响》,《世界文明与公民社会理论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深圳:2005年9月19-22日。
56)《中国和欧洲文明的发展及交流》,《亚洲与世界文明国际研讨会》中山市:2005年9月22-25日
57)《文化杂交”概念在跨文化研究中的含义》,《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二次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 澳门:2005年9月25-28日
58)《浅议世界史体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学术会议” 会议论文,昆明:云南大学,2005年7月
59)《略论全球史对世界史编纂理论的重构》,“各国的世界通史教育”国际会议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5年10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