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心在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重启“中国日”活动

日期:2024-10-11 来源: 作者:


在喜迎建国75周年之际,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积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比荷卢研究中心等协商,联合重启欧洲“中国日”活动。时隔四年再次启动的“中国日”,选取已经建院近二十年的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作为欧洲合作方,活动也充分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为主展开。中心不仅准备了《中国国宝全书》、《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等精美图书,也准备了国宝大熊猫挂件等富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纪念品,活动讲演主题也围绕介绍中国文化以及中欧经贸合作展开。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李夏德(Richard Trappl)教授、 办公室主任雷佩克(Padraig Lysaght)先生、孔子学院中方代表荀桂月老师以及学生代表和多位奥地利对华友好人士参加了活动。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石坚教授、李竹渝教授、杨恬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比荷卢研究中心王娜教授、关孔文副教授等一行共同参会。由于维也纳大学刚开学,学生参与不多,孔子学院特别邀请奥地利电视台OKT08全程录像,准备事后专题视频播放。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9月25日,是奥地利成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维也纳大学孔院自成立以来,以中国语言文化之友为服务宗旨,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以语言课程为核心,以音乐和文学为特色的文化孔子学院,成为奥地利民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并且在奥地利电视台OKT08有固定的‘中奥会客厅’专题节目,面向奥地利一般民众播放,收视人数已超过8万人。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李夏德(Richard Trappl)教授主持了开讲仪式。双方代表简短致辞后,石坚教授代表中心向李院长赠送了图书等纪念品,随后做了“Touching-Down the Life of the Land of Abundance: History, Culture and Daily Life”专题讲座,并放映了“四川文化”专题片,给出了天府之国的视频介绍,丰富了听众对巴蜀文化的视觉效果。随后,杨恬副教授进行了题为“Empathy Communication of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with the Case of Shu Brocade and Embroidery”的演讲,在石坚教授对巴蜀文化介绍的背景下,具体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与蜀绣为例,详细阐发了蜀锦与蜀绣的艺术魅力和精湛技艺,并介绍了蜀锦与蜀绣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角色。李竹渝教授从涉及中欧经贸关系的热点议题出发,做了“Transforming Our Economy and Societi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China-EU Cooperation”为题的演讲,结合中欧双方在绿色经济上的互动现状,提出通过在绿色生态发展上的全方位合作与对话来增强互信,从而有效推动中欧双方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共同进步。北航大学关孔文副教授针对奥地利听众关于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异同以及碳排放的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说明。参会嘉宾就主题演讲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活动视频计划在奥地利OKTO8电视台的孔子学院栏目《中奥会客厅》面向更多热爱中国文化和关心中欧关系的欧洲观众播放。

四川大学杨恬副教授还就“中欧人文交流的挑战与实践”议题对李夏德院长做了专访。访谈中李院长结合18年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推动中 - 奥人文交流的实践深入阐释了中欧人文交流活动“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在维也纳大学活动期间,中心石坚教授、李竹渝教授还与北航大学王娜教授、关孔文副教授就未来在欧深入开展中欧人文交流与对话活动以及加强两个中心的合作等进行了探讨。








新闻链接:
2012年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首次欧洲“中国日”活动https://esc.scu.edu.cn/info/1013/1253.htm
2013年https://esc.scu.edu.cn/info/1013/1291.htm


2019年:2019年中国日活动在克罗地亚 https://esc.scu.edu.cn/info/1013/1594.ht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