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一届西部地区“欧盟研究”师资培训班开班仪式成功在我校举行

日期:2015-06-29 来源: 作者:


2015年6月29日,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国内首届“欧盟研究”师资培训班正式开班。受邀为此次培训授课的欧盟五位让·莫内讲席教授:马丁·霍朗德教授(新西兰卡特伯雷大学)、芬·劳尔森教授(南丹麦大学)、宋新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石坚教授、邓翔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国际处代表关平副处长、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李竹渝教授、易丹教授同来自云南、贵州、重庆、甘肃和四川等地多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等近40多位学员出席了开班式。开班式由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石坚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晏世经副校长代表四川大学对莅临本次活动的所有欧洲问题研究专家和参与培训的学员表达了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在致辞中,晏世经副校长介绍了四川大学最近几年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的可喜成就,高度赞赏了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在促进四川大学与欧洲各地高校展开合作与交流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晏校长指出:四川大学近年来获得的多项欧盟伊拉斯谟高教合作项目、倡议并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中国人大、复旦大学合作共建的“布鲁塞尔中国与欧洲问题研究院(BACES)”、倡议并连续几年成功在欧洲各地多校举办的“中国日”等活动,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四川大学师生的国际化视野,拓宽了四川大学与欧洲知名高校合作交流的途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四川大学在欧洲的知名度,增进了欧洲高校对四川大学、对成都以及中国西部的认知,对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改善中国在欧洲的国际形象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开班式上,石坚教授代表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对参与活动的所有嘉宾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向学员介绍了出席开班仪式的授课教师和学校领导。石坚教授特别提到,为培训班授课的9位国内外欧盟研究学者中,被欧盟命名的“让·莫内讲席教授 ”就有6位,其余3位授课老师也是被欧盟命名的“让·莫内最佳欧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石坚教授指出:我们在中欧建交四十周年之际举办“欧盟研究”师资培训班,顺应了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而培训班的着眼点放在中国西部地区高校,也是为了提高欧盟在西部地区的可视度,同时也为推进西部各高校的欧洲问题研究、开拓相关专业的国际化视野、培训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并为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积极做出应用的贡献。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宋新宁教授和来自新西兰特伯雷大学的 马丁·霍朗德教授分别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对欧洲研究在中国、新西兰的发展状况作了简单介绍,并分享了他们做欧洲研究的经验和心得。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跨地域、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对欧洲研究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开班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胜利结束,石坚教授做了“走进欧盟”的开班式讲演。

培训班主讲讲座题目分别有:“走近欧盟”、“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欧元的经济意义与政治文化意义”、“欧债·新领导·中欧关系”、“Comparative Regional Integration: Europe and Beyond”、“多样性和统一性: 欧洲一体化的文化视角”、“中欧在区域政策和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欧盟环境政策简介”、“宗教视角下的欧洲一体化”、“大数据时代与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以中欧青年相互认知调研为例”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