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欧洲研究论丛》第15辑 <European Studies Forum> No.15

日期:2013-08-20 来源: 作者:


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分别执行欧盟文化教育总司让?莫内最佳欧洲研究中心项目“联盟中的多样性: 欧洲一体化与欧洲社会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和而不同:欧盟文化多样性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课题组和中心研究人员以及来自不同学科的欧洲、欧盟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围绕欧洲、欧盟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开启新思维、新视角,寻找新的研究视点,进行了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同时,中心被纳入学校新一轮的“985”工程建设中的当代国际问题研究创新基地,专事“欧盟及欧洲国家与中国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给中心提供了新的合作研究平台和经费支持,使得中心和基地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可以更广泛地拓展跨学科、多视角的欧盟、欧洲国别和区域研究。

第15辑《欧洲研究论丛》作为创新基地“欧盟及欧洲国家与中国关系”研究专辑,收录了校内、外相关研究者提交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相关问题,涉及欧洲文化、宗教、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相关领域,无论从研究内容、方法和角度上都有积极新意。其中,由德国学者波恩大学经济学教授 Heike Hennig-Schmidt 和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李竹渝教授共同撰写的文章总结了在跨学科社会学研究工作十余年的经验,从争取中德政府科研经费、学术成果的海内外发表、中欧青年学人的培养等方面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由易丹等教授基于在成都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对欧盟认知情况抽样调查的数据结果和分析所撰写的文章给我们对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角度;王雅梅教授关于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和欧盟的应对”一文,从欧洲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进程中所暴露出的系列问题,剖析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并给出欧盟积极应对的相关举措,对我们了解当前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有重要参考意义。其他作者从文化软实力、经济、欧盟的相关机制以及中欧关系等不同的反面做了十分有意的讨论和分析。希望这些不同角度的讨论能引起读者们的兴趣和相关讨论。

《欧洲研究论丛》作为欧洲、欧盟研究同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欢迎各方学者来稿,大家共同交流 。投稿可用电子邮件寄送:

escentre@scu.edu.cn

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四川大学欧盟研究中心

2013 年 8 月 20 日

目录

1. EU-China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sults and Its Impac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ichuan University and Bonn University for More than a Decade, by Heike Hennig-Schmidt, Zhuyu LI

2. 欧盟发展的不确定与中欧关系的未来?—成都地区大学生欧盟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易丹、石坚、李竹渝

3.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主权债务危机:原因与欧盟的应对, 王雅梅

4.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雷国胜、张欢

5. 解析欧盟政策框架中的对外文化战略“预备行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庄严、石坚

6. A Study on EPP and EPP Group i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Chongfu ZHANG

7. 欧盟对文化多样性与同一性的推动 — 以“文化 2007--2013”为例, 何蓉

8. 霸权、行为规范与双重标准, 原航

9. China-EU Relation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IANG Pin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