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下午,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鲁索(Emmanuel Rousseau)先生与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阿梅隆(Gerold Amelung)博士应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邀请在我校望江校区别开生面地做了为纪念《爱丽舍条约》签订五十周年的联合演讲。四川大学步宏副校长、国际处高健副处长等讲座前会见了两位领事,并简短致辞,感谢两位领事为提升川大学生的国际视野的积极支持。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外语学院、经济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商学院的老师、同学七十余位参加了此次演讲会并与两位领事进行了热切的互动交流。
为了隆重纪念1963年1月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的法德和解、推动法德合作的《爱丽舍条约》,两国领事演讲中,轮流用法语、德语共同介绍了《爱丽舍条约》(又称《法德合约》)出台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欧洲一体化产生的影响。同时,为了方便参会的各语种听众的理解,所示演讲稿为中文。两位领事讲演中谈到“法、德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它们之间仅隔着一条莱茵河。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曾多次彼此占领对方的领土,彼此视对方为‘世仇',在其共同的历史中彼此交织纠缠。为了防止法德之间再起冲突,根据法国人罗伯特·舒曼和让·莫内的建议, 欧洲在1952年成立了煤钢共同体,从物质层面杜绝了‘法国和德国发生任何战争的可能性',同时也正式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于1963年1月在巴黎的爱丽舍宫代表两国签署了条约,实现了法德之间的全面和解。《爱丽舍条约》所启动的法德两国间的紧密关系,让德国和法国能够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有效地起到主导作用。通过与欧洲伙伴国的紧密合作,欧洲一体化得到推进,从而也实现了相当程度的经济繁荣。正如2012年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为欧盟颁发诺贝尔和平奖时所明确指出的,欧洲一体化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线。” 演讲最后,两位领事共同提到“《爱丽舍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国和法国—-两个之前互为‘世仇'国家—-历史性的和解,这是一个深刻的范例,它告诉我们,人民可以从最困难的历史章节中学习,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演讲结束后,在座的师生纷纷踊跃提问,两位领事一一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联合讲演,法德两位领事在讲演和提问回答中,都充分尊重对方,相互补充和积极沟通,给参会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