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心代表应邀出席欧盟“Succeeding in EU-Asia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会议

日期:2013-03-27 来源: 作者:


2013年2月25-27日,受欧盟亚欧高等教育伊拉斯谟(ASEMUNDUS)项目邀请,中心李竹渝教授出席了在柏林举行的“Succeeding in EU-Asia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欧盟-亚洲高等教育成功合作 ) 会议。出席会议有来自欧洲、亚洲各国近80余位代表,其中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越南、印尼、泰国等国代表20余位。出席此次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均在各国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且参与或熟悉欧盟伊拉斯谟交换项目。代表们共同就伊拉斯谟亚欧交换项目人员交流与合作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针对近几年执行欧盟伊拉斯谟交换项目中亚欧留学生流动不均衡的情况(亚:欧14:1), 探讨了除了语言等客观因素外,在学分互认、教学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所带来的种种因素的影响。

会议主办方特别邀请欧盟终身教育项目主任Curell先生就即将于2014年开始的欧盟新的全球教育交流项目做了题为“Erasmus for ALL:new Opportunities for EU-Asia Cooperation”的主题演讲。新 Erasmus for All项目将集合所有欧盟成员国和国际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在教育、培训、青年与体育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替代欧盟目前已有的7个有关项目,包含我们熟知的让莫内、伊拉斯谟等等高等教育项目。新的项目将努力增加欧盟教育项目申报与执行的有效性。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院院长、前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中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西沙提教授就亚欧间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当前的现状做了主题发言。

作为大会最后的主要程序,由大会主席 Hendriks先生主持、德国DAAD欧盟高等教育部主任Wuttig教授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西沙提教授、中国四川大学代表李竹渝教授、奥地利发展研究协会主席、Innsbruck 大学Thoni教授为特邀发言嘉宾,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专题论坛,讨论了涉及未来伊拉斯谟项目的亚欧双方如何均衡互动、如何提高亚欧双方高等教育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相关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大会交流中,李竹渝教授谈到亚欧项目双方应该注重长期交流合作、加强共同感兴趣课题研究来推动双方互动,她列举了与四川大学有十余年合作研究的德国波恩大学为例,谈到了双方在课题申报、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的积极成果。同时,李竹渝教授还对欧盟文化语言多样性的客观事实进行了陈述,认为伊拉斯谟项目的多语言特点是客观事实,需要提高双方共同举行高水平合作研究以及研究生英语教学,避免在短时间内要求熟悉多语言的尴尬局面,减少双方学生的畏惧畏难情绪。

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代表能受邀参加此次会议,是对四川大学近年来成功执行多个欧盟伊拉斯谟交换项目的积极鼓励。 同时,通过李竹渝教授会上会后的坦诚交流,欧亚多校参会代表都积极表达了愿与四川大学开展合作的良好愿望,极大地提升了四川大学在欧亚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上的影响。






 


关闭